<img height="1" width="1" src="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r?id=1398237490604710&ev=PageView&noscript=1"/>
首頁 環境 解凍格陵蘭 留影 此刻的格陵蘭
攝影圖輯/格陵蘭日常
  • 標準
  • sdg
  • sdg

攝影圖輯/格陵蘭日常

2022-09-27 記者許詩愷、梁玉芳/專題報導;記者余承翰、陳靖宜/攝影

對許多人來說,全球氣候變遷是一堆抽象的數字,或是數十年後的末日預言 ,既遙遠又不真實。但對生活在格陵蘭的人來說,氣候變遷就是日常。誰又來關切這群生活在氣候變遷中的人呢?

明明是排碳不多的島嶼、卻不成比例地承受著氣候變遷的苦果。陸地冰川不見了、原本的海冰沒有了、夏天變得更長更乾;海面一夕就布滿浮冰,漁船無法出航;連捕獲的漁種也前所未見。他們目睹、他們經歷、他們受苦、他們也在調適。

海冰不結凍,那就開船吧。冰川退縮了,雪地摩托車上場。漁場向北挪移、南部種起蔬菜,雖然仍有九成蔬果仰賴進口。格陵蘭變得不同了。

「Immaqa!」

在格陵蘭存活,自古不易。酷寒霜雪、常年無端的氣候變化,已養成格陵蘭人隨遇而安的天性。「Immaqa!」是在格陵蘭必學的字彙與態度,音似「因馬卡」,意思是「可能吧!或許、誰知道呢?」所以,「飛機會來嗎?」聳肩「Immaqa」;「你喜歡我嗎?」微笑加上「Immaqa!」

在各種社會與自然挑戰中,格陵蘭人仍堅持傳統,狩獵、陽光下曬乾麝牛的毛皮;女孩在喜慶中穿上繽紛的串珠披肩。即使是永晝,夜店當然要拉上窗帘,在黑暗微光中小酌,才叫情調。

格陵蘭社會仍承受著丹麥殖民的歷史傷痕,貧富不均、高失業率、高房價、高自殺率,首都努克深夜街頭仍見少年流連。這些都是在氣候變遷之外,同時發生在島上的現實,但世界看見了嗎?

3-4-5 伊魯利薩特冰川自全球暖化開始後,已退縮四十公里,且年份越近,融化越快,從冰川上崩落的海冰更影響碼頭航線的安危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3-4-1 格陵蘭人打漁,不只要對抗風浪,還得有嫻熟技巧才能閃避隨時流動、崩落的海上浮冰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C-2 家門口曬著的野生麝香耳手牛毛皮,這位格陵蘭小島上的女士掀開曬著的麝牛皮解釋,這是丈夫數月前獵物,肉已吃完,曬乾皮毛。麝牛毛比羊毛更暖七倍,價格不菲。記者陳靖宜/攝影

C-3 魚市場漁夫展示當日獵回的新鮮海豹肉。格陵蘭人傳統狩獵海豹作為主食,至今仍是當地常食用肉類之一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C-4 格陵蘭人喜歡以獵物頭骨當作家中擺飾、家人照片也是一定要的。這是木匠兼漁夫的班尼曼的家中一角,櫃上是北極熊頭,兩邊都是海象長牙,展現格陵蘭家庭與傳統漁獵文化的緊密連結。 記者余承翰/攝影

C-5 格陵蘭的西西穆特(Sisimiut)位處北極圈內,當地氣候嚴酷,不能種植蔬菜,需要仰賴進口。這座位在北極圈內的小溫室是班尼曼家中的綠洲,能隨時吃到自家種植的新鮮蔬菜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C-6 每年8月1日是格陵蘭狩獵季開始的第一天,努克(Nuuk)許多居民從這天起都會每天到市場探頭看看,就是為了搶購第一批剛狩獵回來的新鮮馴鹿肉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努克(Nuuk)的超市物資豐富,有許多從丹麥、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進口的蔬果與食品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C-8 格陵蘭天氣多變,班機經常因此被取消,在伊魯利薩特(Ilulissat)多滯留的這晚,我們在城鎮靠近郊區的海岸邊,遇見一群當地小朋友在此玩耍,即使語言不通,他們仍大方地對著鏡頭擺出各種姿勢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C-9 伊魯利薩特(Ilulissat)的房屋多數建於岩石上,以防受永凍土解凍影響,導致地基不穩,在一處斜坡處可見,就連兒童遊樂設施也是蓋在岩石上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C-7 格陵蘭夏天,許多到丹麥留學的當地青年返回家鄉,讓夜晚的酒吧內較平時熱鬧許多。即使是北極圈永晝,酒吧仍點上昏黃的燈光,營造氣氛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牧羊人尼爾森家中一幅羊毛氈作品,描繪自家牧場外的冰山風景。隨著氣候變遷,海冰逐漸消失,冰山美景與格陵蘭傳統文化將只能停留在記憶中。記者陳靖宜/攝影

C-10 格陵蘭傳統以捕魚及狩獵為生,但隨著現代化發展,許多因紐特人被迫或主動離開家鄉,搬進首都努克(Nuuk)追求更好的生活,加上越來越多丹麥人移民至此,讓房屋供不應求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C-11 格陵蘭近年外來移入人口增加,首都努克(Nuuk)除了加速興建現代化公寓、集合式住宅,山坡上也蓋滿了格陵蘭特色的小房子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丹麥採累進稅率,最高達60%、70%,不少丹麥人因此移居格陵蘭,因為這裡就是42%的固定稅率,走在努克(Nuuk)街頭,已越來越難區分因努特人與丹麥人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努克(Nuuk)海邊一排1980年代興建的社會住宅,據當地人說明,這裡年久失修,已成為「毒蟲」、「酗酒客」的聚集地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努克(Nuuk)海邊一排1980年代興建的社會住宅,一名居民趁著好天氣,坐在戶外曬太陽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C-12 格陵蘭擁有全世界最高的自殺率,根據當地政府統計,每五個格陵蘭人之中,便有一人曾浮現自殺念頭,其中又以青少年居多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C-13 格陵蘭首都努克(Nuuk)每到夜晚都可看到許多青少年三五成群,在街頭抽菸、喝酒,漫無目的閒晃。記者余承翰/攝影



還想看更多?

解凍格陵蘭-全系列報導 解凍格陵蘭-多媒體專題 解凍格陵蘭-影音全紀錄
格陵蘭備忘錄

願景工程基金會是個獨立、非營利的新聞倡議組織,我們相信,好的報導與行動需要時間與資源維持活力運作。歡迎您透過捐款支持我們,不論多寡,都是推動台灣向前邁進的動力。

贊助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