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img height="1" width="1" src="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r?id=1398237490604710&ev=PageView&noscript=1"/>
首頁 環境 氣候追蹤 願景永續周報
願景永續周報:全球海洋溫度再創新高、川普簽署海底採礦行政令、英國啟動首次太陽輻射干預實驗
  • 標準
  • sdg
  • sdg

願景永續周報:全球海洋溫度再創新高、川普簽署海底採礦行政令、英國啟動首次太陽輻射干預實驗

2025-04-27 記者/陳美萍;圖片編輯/蔡宗儒

小編報告:願景工程基金會擴大關注永續發展議題,每周一推出「願景永續周報」,為讀者挑選五則國內外重要新聞,掌握最新進展。以專題式蒐集國內外永續相關報導與新知,五篇文章前後串連,有助於讀者認識永續議題最新趨勢。

全球珊瑚白化現象持續惡化,尚無緩解跡象。2024年成為史上最熱一年,地球氣溫逼近《巴黎協定》設定的1.5°C臨界點,熱力強度前所未見,進一步加劇珊瑚生態壓力。國際珊瑚礁倡議組織指出,即使具備耐熱性的珊瑚,也在今年(2025)出現局部死亡,創下最嚴重紀錄。

海洋是調節氣候、吸收二氧化碳的重要「藍色肺葉」,同時蘊藏大量鎳、鈷、錳等關鍵金屬,至今尚未有商業規模的海底採礦行動,然川普政府繞過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》,推動大規模海底資源開採,引發爭議。另一項激烈討論,來自於英國政府支持科學家進行的地球工程實驗,科學家嘗試以反射陽光來暫時緩解氣候變遷,其技術可行性與風險仍待評估。

海平面上升威脅加劇,全球最脆弱的太平洋島國集體發聲,譴責先進國家在制定新氣候計畫上的嚴重拖延。在臺灣,台中市政府積極響應淨零目標,計畫於暑期推出「台中幣」,鼓勵市民具體實踐減碳生活,並進一步促進地方經濟。

全球海洋溫度再創新高,珊瑚礁大規模白化危機擴大

願景永續周報0428:由於2024年高溫不斷,導致全球海水表面溫度連續數月創下新高,造成超過 84% 的熱帶珊瑚區已出現白化現象,被科學界視為「第四次全球珊瑚白化事件」。圖片來源/Envato Elements

【Reuters】2024 年是史上最熱的一年,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(NOAA)與國際珊瑚礁倡議(ICRI)發布的最新觀測資料,全球海水表面溫度連續數月創下新高。這場持續升溫導致全球珊瑚礁面臨大規模白化,超過 84% 的熱帶珊瑚區已出現白化現象,這被科學界視為「第四次全球珊瑚白化事件」,規模比歷次更廣、強度更深。

珊瑚白化是由於海水過熱導致珊瑚與其共生藻類分離,進而死亡。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(NOAA)珊瑚礁監測專案監測員德瑞克(Derek Manzello)指出,珊瑚白化現象仍在持續蔓延。所羅門群島(The Solomon Islands)和巴布亞紐幾內亞(Papua New Guinea)近期也被列入名單,使受影響的82個國家和地區數量進一步增加。

科學家表示,雖然要全面評估全球珊瑚礁死亡範圍還需數年時間,但目前已觀察到加勒比海地區、紅海以及澳大利亞大堡礁部分區域出現大面積珊瑚死亡現象。

( 原文: Global coral bleaching crisis spreads after hottest year, scientists say )

川普大動作推進國際海域海底採礦計畫

願景永續周報0428:川普總統近日簽署行政令,要求加速推進海底礦產資源開發,此舉將使得國際海洋環境保護體系面臨嚴峻挑戰。圖片來源/Envato Elements

【New York Times】川普總統近日簽署行政令,繞過了存在數十年的國際條約,要求加速推進海底礦產資源開發。此舉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,絕大多數國家認為公海區域應禁止此類工業開發活動。

國際海底管理局(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)負責監管公海海底採礦活動,由於美國並非該條約締約國,川普政府藉此機會,援引1980年一項鮮為人知的法案,該法案授權聯邦政府在國際水域頒發海底採礦許可。白宮宣稱此舉將確立美國在海洋礦產開發的領導地位,海底礦產對尖端技術發展至關重要,美國政府視其為經濟與軍事安全的關鍵資源,但其供應鏈正日益被中國所掌控,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(NOAA)將加快審批企業開採許可。

全球至今尚未有商業化海底採礦活動,此領域不僅面臨極高的技術壁壘,其潛在的環境影響也引發嚴重關切,然企業躍躍欲試,使得環保隱憂加劇。加拿大上市公司「金屬公司」(The Metals Company) 披露,該公司已投入超過5億美元開展勘探工作,將通過美國子公司請求批准在國際海域進行採礦。隨著美國單邊行動的推進,國際海洋環境保護體系面臨嚴峻挑戰。

( 原文:Trump Takes a Major Step Toward Seabed Mining in International Waters)

英國啟動首次太陽輻射干預實驗,應對氣候危機

願景永續周報0428:英國氣候科研團隊正籌備戶外太陽輻射干預實驗,希望透過反射陽光為地球將溫,但此計劃卻遭到資深科學家的強烈批評。圖片來源/Envato Elements

【Guardian】英國氣候科研團隊正籌備開展該國首次戶外太陽輻射干預實驗,這項技術旨在通過反射陽光為地球降溫。儘管專家強調此類實驗不會對環境影響構成威脅,但仍引發爭議。

地球工程學(Geoengineering)極具爭議性,在此之前,有多項戶外實驗計畫因強烈反對而被迫中止。大多數地球工程方案旨在阻隔陽光抵達地表,例如:向大氣投放反射性顆粒以形成氣霧屏障,或通過海水噴霧技術來提升雲層反照率。

英國科學家表示,實驗前將發佈環境影響評估,並不會釋放有毒物質,不會對當地或全球環境造成任何危險。然而,這類技術卻可能影響區域天氣模式,並可能被用作繼續使用化石燃料的藉口。

實驗負責人、劍橋大學物理氣候學教授馬克 (Prof Mark Symes) 認為,氣候臨界點的迫近威脅是研究太陽地球工程的重要理由。此計畫遭到資深科學家的強烈批評,稱其實驗干擾減排行動,並將太陽輻射干預(SRM)比作「用阿司匹林治療癌症」般荒謬。即使這些技術被證明有效,也不能替代減排措施。

( 原文:UK scientists to launch outdoor geoengineering experiments)

氣候正義不能等,太平洋島國敦促加速減排

願景永續周報0428:太平洋島國集體發聲,譴責先進發達國家在制定新氣候計畫上嚴重拖延,希望在9月聯合國大會前提交方案。圖片來源/Envato Elements

【Guardian】全球最脆弱的太平洋島國集體發聲,譴責先進發達國家在制定新氣候計畫上嚴重拖延,導致這些國土面積總和不足全球0.3~0.7%的島國,正以每年2釐米的海平面上升速度面臨淹沒之災。

根據《巴黎協定》,所有國家都應在今年提交新的減碳計畫「國家自主貢獻方案」(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,簡稱NDC),但截至目前,大多數國家錯過原定的2月截止期限,聯合國再度要求各國9月前提交NDC:與其趕2月期限倉促提交,不如用更充分時間完善承諾細節,並配套具體的實施政策。

中國已承諾在COP30氣候大會前公佈減排計畫,但未明確具體時間表。太平洋島國重申時間所剩無幾,履行承諾刻不容緩,特別敦促G20領導人,在9月聯合國大會前提交方案,而這些方案必須聚焦於本土實質性減排,而非依賴碳抵銷。

(原文:Pacific island states urge rich countries to expedite plans to cut emissions)

「台中幣」助推淨零碳排,預計暑期上路

願景永續周報0428:為推動淨零碳排政策,台中市政府將推出「台中幣」,市民可藉由搭乘大眾運輸、資源回收、健康運動等方式完成任務獲得。記者趙容萱/攝影

【聯合新聞網】台中市政府為推動淨零碳排政策,推出「台中幣」,鼓勵市民具體實踐減碳行動、培養環保與健康的生活習慣。由數位發展局主導,透過「台中通」App,市民可藉由搭乘大眾運輸、資源回收、健康運動等方式完成任務累積點數,並至特約商家折抵消費。

針對目前適用商家數量有限,議員建議擴大適用範圍至四大超商、百貨量販,及在地商家,並與台中購物節、物調券等經濟振興措施結合,提升民眾的參與誘因;也有議員建議借鏡新北市「新北幣」經驗,將台中幣應用至小吃、旅遊等彈性使用,進一步活絡地方經濟。

市府表示,未來將持續優化與擴充台中幣的使用範圍,計畫納入停車費、國民運動中心等項目,讓減碳行動更貼近日常生活。此政策初期結合交通、環保、文化及衛生等四大局處推動,今年3月完成內部測試,預計將於6、7月正式上路。

( 原文:「台中幣」助推淨零碳排 預計暑期上路 )

給我們一個支點,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!
您的捐助,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!!

贊助我們